跳到主要內容

Day 25 to 35 (下)繼續前進,人生也是 Uzès Avignon 亞維儂

2015.06.25 - 2015.07.05

除了澆花除草剪枯枝以外,偶爾還得陪3歲跟5歲的小傢伙一起玩,這天host跟他太太去尼姆(Nîmes)大採買,哥就負責指揮製做沙子城堡,玩bey blade(戰鬥陀螺,每次出招只要用很誇張的口氣說see you later就能把他們逗的很開心),在游泳池丟小孩之類的(他們很喜歡被丟啊~還指導哥不同的丟法),是說host把他們教的相當不錯,很活潑而且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而且很會講話(不是客套的會講話,而是可以跟你聊天聊不停),他們英法文都講的很好讓哥好羨慕啊。

這二個當天反常穿了衣服褲子,平常是遛鳥一整天的狀態,而且他們有六塊肌...不過每天都在奔跑跟游泳,有肌肉線條也是正常。



中午做的三明治也很賞臉的吃個精光





homestay的這段日子只要跟他們一起吃,總是吃的很爽很撐,有時還有啤酒加紅酒喝,這天晚上是牛排加香腸的組合大餐,餐後甜點總是少不了,要嘛甜派,再不然奶酪,要不就冰淇淋,還有水果,如果待太久可能流失的2公斤很快就能補回來。



有幾次從鎮上回住宿途中經過制高點時有看到幾片向日葵田,這天有機會趁下午接近晚餐時間較不熱(其實還是很熱)的時候騎車出去看看,因為下午打瞌睡不小心睡多了一點,晃神出門忘了換鞋子,只好人字拖上路,但安全帽還是有記得戴。



接近向日葵田的路大多是農用車在走,不適合單車,安全第一下來用牽的



很大一片向日葵田,但因為只穿拖鞋跟短褲,保護不夠就只站在邊上拍照



最後一天趁早搭公車到距離一小時車程的亞維儂(Avignon),喜歡這裡可以上公車慢慢買票,慢慢拿錢,慢慢找錢。



亞維儂老城區其實蠻小的,被保留的城牆圍起來,整個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所以哥踏了一整天世界文化遺產,挺牛逼的),目前正好是亞維儂藝術節,雖然是星期日,但依舊熱鬧,跟平常星期日的空城狀況不一樣。

一走進城裡就是一大坨的宣傳海報被釘或綁或貼在任何人類視線容易看見的地方,覺得有點眼花,是說當各宣傳海報通通貼滿時,要被看到就只能碰運氣了。



到的時候大概不到十點,對法國人來說有點太早,很多店沒開,街上也沒什麼人



晃到了舊書攤的集散地,哥覺得法國人好像真的蠻喜歡看書的,在火車上不時看到有人拿著書在看,而像這種書攤也是經常看到很多人抱了不少書結帳。

很大本的故事書合輯







隨便亂晃看到一間小烘焙坊人很多,想說要吃東西挑人多的地方大多不會有錯,走進去買了一個蘋果塔,果然沒讓哥失望,不愧是1854年就開始營業的百年老店,後來下午二點想再回來買三明治已經關門了。







過了中午,路上隨便就看到有人在表演 ,有些表演算是在宣傳,因為這個藝術節主要是去城裡各個小戲院看演出。





是說大熱天要一直站著不動也是蠻累人



大廣場腑視



第一眼看時真是對中華炒鍋(估狗表示:這叫Hang)肅然起敬,竟然可以發出這麼夢幻的聲音。



唯一讓哥想付費去看的景點就是亞維儂橋,相傳有位牧童,在某年等著觀看日食的那天等太久有點中暑頭昏受到感召,要他在隆河上建一座橋,背上有長翅膀的人答應會幫牧童趕羊,好讓他能專心建橋,起初人們“以為“他是瘋子,教會和當地政府都不願意資助他,但牧童卻徒手舉起巨石,投向河裡說道:「這就是橋的基石」,後來人們確定了牧童真的是瘋子( ̄ε(# ̄)。(要看真的歷史請洽google,哥在這裡就不複製貼上了)



這次有中文語音導覽了喔 <( ̄︶ ̄)>,短短的斷橋待了1個半小時,是說哥覺得去參觀景點還是要像這樣能夠瞭解其背景故事會比較有趣。



從橋上望向城裡



從橋上可以走到橋底有個禮拜堂







你好,我叫史卡。
你好,我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



對面那個好像叫亞維儂新城,其功用是在監視當時的教皇城(Avignon)



這麼小的桌球打起來挺滑稽的



一路上都會有人在發這種小卡片宣傳自家團體的表演,有些設計的很有質感,收集起來回家當牆飾。



下午的時候隨便走都能撿到表演



魁儡戲,是說哥覺得布袋戲在這裡應該也會很紅



隨意街景



這裡很多店都有在賣草包,薰衣草包



聽說馬賽香皂很有名,又因為馬賽很近,所以這裡也很多好膽賣皂的地方



到法國就這樣瞬間滿一個月,回想起來,先前一直在移動時,總覺得時間不夠,要騎車,查資料,找住宿,處理生活所需,寫網誌,在那情況之下,不浪費一點時間,剛開始到於澤(Uzès)時,覺得很愜意,終於可以不用再趕來趕去,有多一點的時間可以休息跟觀光,過了一個星期的時候,又覺得好像該繼續前進了(雖然還是多偷懶了幾天)。

早上坐這邊長椅上看書用電腦



下午則是要坐在這樹下看書用電腦跟打瞌睡,雖然很熱,但只要在樹蔭下溫度就差很多



晚上接近十點的夕陽



最近覺得即使沒什麼特別的事還是應該要至少二天寫一次網誌,你也知道習慣的養成要二十一天,但放棄一個習慣只要一天。

第一次的help exchange體驗,雖說幫忙的內容重覆幾次後會感到有點無聊,工作時間有點太長6小時/天,但總的來說是不錯的,原本哥想要的是能夠經常跟host一起工作,有機會多接觸觀察人的做事跟想法,而在這裡多大時候都是一個人獨立默默的在做事。

下一個想去的地方一直沒有回應,但不管如何都還是要繼續移動,不能因為在這裡安全又舒適就安逸下來。

最後在哥結束homestay的前二天晚上,發生了一個用流行用語來說就是小確幸的事,第一週因為只有哥一個helper所以晚餐都跟host一家人一起吃,在哥來的第二週時來了個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唸書的日本交換學生,這種情況下變成領餐費後自已解決營養早餐,午餐跟晚餐,原本以為餐費是15€/週,沒想到聽錯,是50€/週,hahahahaha,有種賺到了的感覺。



12天總計,花費破最低記錄了,平均4.60€/天

移動:47 K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Day 24 旅行的意義再思考 Uzés 於澤

2015.06.24 移動到尼姆(Nîmes)的火車上遇見一對牽著單車的老夫妻,車後也掛著大大的馬鞍袋,順便協助他們把行李跟單車拿進車廂並掛好,先生會講一點英文就聊了起來,哥最常被問的問題大概就是哪裡來,從哪裡開始騎,去過哪些城市,接著要去哪,旅行了多久,要待多久,已經可以很順暢的背誦,有時甚至對方還沒開口就先回答他個措手不及。也常常在路上見到騎單車運動的人,其中還不乏有很多看起來年紀較大的叔伯爺兒們,希望有朝一日哥老到變爺兒們的那時還能繼續運動下去。 出了車站接近中午,騎著車在街上邊找餐廳,尼姆(Nîmes)的路況是我目前遇過最差的,坑洞很多,也很狹窄,最後受不了牽著吉兒(從台灣出發前幫單車取的名字)走,突然一個也是騎著單車的大叔從後面叫住我,問我是不是在找什麼,阿叔說剛才跟哥搭同一輛火車,過了Montpellier時有看到我坐在位置上散發著濃厚的假文青氣息正閱讀著,大叔的英文很好,帶點法國腔,當時正在路上找吃的,大叔就領路走到比較多餐廳的區域,聊天聊到他兒子現在正在單車環世界(沒看錯,是世界,請讀我的唇w~or~l~d),阿叔曾經還跟兒子在泰國跟美國騎過一陣子,來到法國這些日子不時會遇到一些熱心的人,雖然看似沒有什麼關聯,但是只要你對人好,就會有人對你好。 前菜就自家火腿 主餐牛排,然後所有位置就哥的被太陽曬到變人乾這樣,冏 旅行的意義對於每個人不盡相同,當看到廣闊的草原,壯麗的山河,宏偉的建築,帶來視覺的震憾,而這種感動可能是一瞬間的,容易被遺忘的,當心血來的夠潮,翻了翻過去的照片時,或許能夠稍微喚醒當下的感受。 在旅遊過程中遇到的人,事,會帶來一些可能是從來沒有過的,也可能是汱舊換新的思考以及觀點,對我來說這是旅行更深的一層意義。 旅行第十六天時,腦中浮現了“來試試不一樣的旅行方式吧“,“如果能跟本地人生活一段時間,也許會比一個人獨自旅行再多看到一點什麼吧“的想法,於是第十八天註冊了一個HelpX(打工換宿)的付費帳號(20€),待在波爾多的時候花了一些時間寄信給了五個位於不同地點以及幫忙事務較感興趣的Host,但都被委婉拒絕,這比哥當初找工作還不順利啊。 花了二天沒有好消息,這事兒只好先擱著準備移動到土魯藩窪地斯(Toulouse),畢竟還是得繼續前進啊~在波爾多車站前邊啃著三明治邊滑手機時,卻收到了一封住在尼姆(...

Day 40 to 42 在法國Marcilhac-sur-célé遇見德國嬤嬤 塞萊河畔馬爾西亞克

2015.07.10 - 2015.07.12 2015.07.10 今天總共要花8個小時在火車通勤上面,轉換2次共3班列車,從蒙特利馬爾(Montélimar)到亞爾(Arles)到圖魯茲(Toulouse)最後到卡奧爾(Cahors),再加上50公里左右的汽車接駁才能扺達打工換宿的地點塞萊河畔馬爾西亞克(Marcilhac-sur-célé),然而事情並非那麼單純,第一班跟第二班火車之間有一個小時的轉換空檔,no problem,第二班跟第三班之間只有12分鐘轉換時間,必須在限時內把單車跟行李拿下車,找到正確的月台再上車,然而當我在第二班列上在跟一個之前去德國有非凡經驗的同學聊的正爽的時候,瞄了一下時間覺得不太對勁,此時此刻火車應該要慢下來差不多要進站才對但卻沒有,是的,本班列車大遲到而沒搭上第三班火車,雖說在車上己經告知車掌我的轉車情況,但後來也沒得到答覆,又因為圖魯茲是個大站,下車的人一定很多,於是一到圖魯茲就用消防員考試要扛米袋的姿態抓著單車衝下去丟在地上再回跑把正在下車的人擠回車上為了拿我二袋行李,再用老鷹般銳利的雙眼迅速找到站務人員問現在該怎麼做,大姐很緊張的說要我繼續坐同一班車到下一站轉車,於是哥又咻咻咻把行李跟吉兒丟回車上,莫約10秒後火車就開走了,最後終於趕上原本應該在圖魯斯搭的那班前往Cahors的火車,但最後哥卻想到一件事,我在趕什麼...坐下一班車不就好了。 因為host(以下稱德國嬤嬤,以後有機會再解釋)當晚有party要接待朋友,所以來載我的是一位身高192的英國大叔David,一路上的景色真的很不可思議,無法用我薄弱的中文造詣來形容有多美麗,總之一路上有河,有山,有樹,有懸崖有峭壁,有你想像中的那種法式的石頭屋,有超超超超超大片的向日葵田,實在難以置信這輩子竟能來到這樣的一個地方,我想應該少有寫中文的旅遊書會介紹到這個地方(以下開放團報,優惠價請私訊)。 坐在英格蘭甩尾的車上渡過了驚險的45分鐘後 Σ( ° △ °|||)︴(一路上都山路但不知為何時速表都在65,75公里/小時之間跑動)終於扺達了接下來幾週要待的地方,行李安頓好後第一件事就是join party,然後開始吃東西(他們好像在等我到才開始吃~好感動嗚~),除了英叔(55歲還是可以打工換宿的,心動不如趕快行動),德國嬤嬤及偶本人外,還有另外4位嬤嬤的朋友們...

Day 18 and 19 (上) 我在 La Rochelle 拉羅歇爾 當大爺

2015.06.18 - 2015.06.19 是說我現在完全沒照著來法國前規劃的路線走,會來到拉羅歇爾(La Rochelle)完全是因為住在雷恩(Rennes)時民宿主人的推薦,所以我就來了。 拉羅歇爾(La Rochelle)是個法國西邊的港城,介於南特(Nantes)跟波爾多(Bordeaux)中間,剛到達時一整個悠閒的感覺,遊客看起來不多,道路不擁擠,陽光很刺眼,停在港口的遊艇相當之多。 這裡有三座塔是要付費參觀的,選了個子比姚明還高的聖尼古拉塔(La tour Saint-Nicolas)來爬,我再次的投以羨慕又妒忌的眼光向阿哲老弟看去,是的他免費而哥6 €(冰的  (╯‵□′)╯┴─┴ )。 照片左邊有二座塔,左邊的就是聖尼古拉塔,晚上某個時間後二塔中間會有鏈子升起,不準任何船進進出出這樣,算是 一種 風紀股長的概念。 塔裡面有點像是在走迷宮,我方向感不好到一個連在室內都能迷路的程度,好不容易上了塔頂還要克服恐高,我到底是來旅遊還是來做治療。 塔頂差不多是這樣的一個感覺, 照片另一邊沒拍到的地方有超大一片遊艇停車場, 大概五個台灣那麼大(就是很大的意思你知道的) 跟拉羅歇爾中間用一個三公里跨海大橋相連的島(île de Ré),一些餐廳的菜單也會特別標示海鮮是從這島上來的,因為單車道規劃的很不錯,就騎到島上去晃晃 跨海大橋汽機車要收費,單車免費且有專用道,很累拍照時不小心眼睛瞇了一下 一騎到島上,阿哲老弟單車丟了就往灘走去,是說我覺得他雖然才二十歲,卻有一股瀟洒的氣質,我最喜歡他用堅定的語氣說,行,這個給力。 本來想游泳,但海水比想像中冰,我踩到大西洋了,yeah~ Google 翻譯表示: 我在法國 來到港都不吃海鮮那怎麼行,問了民宿主人Catherine(她人好好喔,Catherine, Tu me manques, si vous lisez ici)有沒有推薦的餐廳,她的回答也不令我太意外,就是她們從來沒去餐廳吃過海鮮,因為自已買材料回來煮就好了,便宜大碗又好吃,另外她們家族的習慣是只在有R的月份吃海鮮即九月到四月(du septembre au avril),也就是比較冷的季節,我覺得相當的有趣,也蠻有道理,因為天氣太熱海...